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由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西安4月2日电(记者 蔡馨逸、张骏贺)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关键起源地之一,这里诞生了许多杰出统治者,包括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民间有说法称“南方多文士,北方多武将,陕西黄土掩埋帝王”。最新出版的《陕西帝王陵墓志》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证实了从远古到明代,陕西省境内共有帝王陵墓82处。
从西周创建到唐朝终结的将近两千年里,陕西先后成为十四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陕西帝王陵墓志》的主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徐卫民教授表示,帝王陵墓是古代都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照“陵墓跟随都城迁移”的惯例,都城若建在陕西,帝王们一般也会将自己的“最终安息之地”选在陕西。
根据《陕西帝王陵墓志》里专家的考察结果,通过实地勘察,基本上可以确认陕西省内共有44处陵墓,具体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景公、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这6座陵墓;秦朝的秦始皇和秦二世这2座陵墓;西汉王朝的11位皇帝陵墓;十六国到北朝时期的,前秦皇帝苻坚、大夏皇帝赫连勃勃、西魏皇帝元宝炬、北周皇帝宇文邕以及北周皇帝宇文阐各自的一座陵墓;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的泰陵和末代皇帝杨侑的庄陵;唐朝的18座皇帝陵寝。
另外,还有38位帝王,虽未找到他们的坟墓,不过根据很多方面的研究,可以肯定他们应该葬在陕西,这些人当中有西周的7位君主,也有秦国的23位秦公。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由受访者供图)
徐卫民谈到,古人认为人离世后魂魄能够永存,并秉持着“侍奉逝者如同侍奉生者”的习俗,所以帝王生前都城里的许多建筑和景致,在他们的陵墓中也能见到,比如休憩的殿宇、出入的拱门、宫城的墙垣等。唐代共建有18座帝王陵寝,它们的布局效仿了都城长安,显得格外壮观,其中乾陵最为突出,它既有内城也有外城。
帝王陵是咱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它能够展现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进步,也能体现国家当时的综合实力。探究帝王陵墓,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徐卫民这样认为。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代皇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墓,出土文物数量庞大且十分珍贵,其中包括大量汉代陪葬印章,这些印章上刻有官员的职务、个人名号和署名,为探究西汉初期官印、官职设置,以及印章的样式、文字布局、官制背景,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能够帮助验证历史记载并补充缺失信息。
汉阳陵封土东侧K11发掘现场。(由受访者供图)
这个帝王陵墓既是供公众参观的景区,也是认识历史的宝贵窗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稀世珍宝,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而秦兵马俑博物馆更是已经接待了超过两百位的国家领导人。
为了使重要文化遗产融入大众视野,陕西省制定了《汉唐帝陵文物旅游交通线路规划》,计划构建以西安为核心的陵寝游览路网体系,通过公路将三十处汉唐陵寝串联起来。
唐睿宗李旦的陵寝—唐桥陵全景。(由受访者供图)
根据消息,《陕西帝王陵墓志》系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委派西北大学负责编撰的陕西地情系列丛书之一,由徐卫民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职务。此书系统汇集了自史前阶段至明代,陕西各历史阶段的帝王陵寝相关资料。全书总共包含七个章节,五十个部分,具体涵盖先秦帝王陵寝、秦朝皇帝陵墓、汉朝帝王陵墓、十六国北朝时期帝王陵寝、隋朝帝陵、唐朝帝陵以及明代藩王陵墓,并且配有二百余张照片作为插图。通过梳理墓主人生经历,考察陵墓修建过程,分析遗存文物特征,总结学术研究进展,评估保护实施情况等层面,全面呈现陕西帝王陵寝的历史沿革与当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