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坝山“万人坑”纪念碑。本报记者潘俊强摄
皮巴山“万人坑”
据《中国文史档案》记载,“万人坑”位于济南市西郊琵琶山南麓,东西长42米,南北宽40米,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日寇占领济南后,于1940年秋在西郊琵琶山麓强迫济南人民挖坑、筑墙、筑堡垒。从1940年冬至1945年秋,日寇在琵琶山麓无数次残酷地屠杀我抗日军民……因此,这里被群众称为“万人坑”。
多年来,这座“万人坑”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纪念同胞和日本人忏悔罪行的重要历史遗迹。
(据新华社)
近日,有济南市民反映,济南皮坝山“万人坑”遗址的纪念碑不见了。记者发现,纪念碑已被悄悄放回原位。记者还发现,“万人坑”遗址实际上一直处于无人特别保护的状态。这让人深思:还有多少这样的遗迹被遗忘?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铭记历史?
遗址纪念碑不见了?
记者在现场发现,“万人坑”遗址的纪念碑已重新竖立起来
近日,有济南市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济南皮坝山“万人坑”遗址碑不见了。清明节期间,十几名日本人到原济南试验机厂皮坝山“万人坑”遗址瞻仰,但找不到碑,只能就地烧香祭拜。
4月9日,记者来到济南试验机厂(现济南石金集团)。据门卫介绍,进大门后南侧第一栋办公楼,就是“乱葬岗”所在地。在这栋办公楼南侧的花坛里,记者发现了一块“乱葬岗”的石碑。显然,石碑是重新立起来的,泥土的颜色还有些新。
在花坛前,多名员工告诉记者,办公楼打地基的时候,很多遇难者的遗体被挖出来,装在编织袋里运出去,至于运到哪里,员工们并不清楚。
除了办公楼花坛前竖立的“万人坑”遗址纪念碑外,记者还在厂区北侧种满松柏树的小土丘上,发现了一块面积五六平方米的“万人坑”遗址纪念碑。据了解,这块纪念碑是1990年12月19日,由济南试验机厂全体职工共同竖立的。
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劈巴山万人坑纪念馆”字样和碑文;纪念碑背面则镌刻着捐款50余万元的试验机厂职工和提供赞助的济南水泵厂、济南风扇厂等近30家企业的名字,以及支持纪念碑建设的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档案馆等单位名称。
多年来,这处“万人坑”遗址已成为济南市民悼念逝去同胞、日本老兵及其后代、忏悔罪行的重要场所。一位在附近做生意的商人告诉记者,他从在这里做生意开始,每到清明节,就看到很多日本人来到“万人坑”遗址和纪念碑前悼念、忏悔。在纪念碑前,他指着地上的香灰告诉记者,这是日本人今年清明节留下的。
这块石碑曾被埋在花坛里
据传工厂区面临开发,但规划局称该地块仍为工业用地
时进集团办公室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纪念碑并非失踪,而是一直放在办公楼前的花坛里,由于花坛里土壤松散,加上日常管理疏于管理,纪念碑日久天长地落入土中被掩埋,当日方前来瞻仰纪念碑时,却找不到了,后来有人把它挖出来重新竖立起来。
工厂工人则有另外的说法。据保卫科一名工作人员说,纪念碑确实被埋了,但那是工厂领导派人埋的,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来工厂的开发商看到,土地就不好卖,或者卖不出好价钱。
据了解,2003年,原济南试验机厂被北京一家公司兼并,更名为济南时代试验集团。随着济南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老厂区周边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居住区,公司生产产生污染,经常受到居民投诉。为此,2011年,公司搬迁至济南市长清区郊区时代路附近的精恒工业园。
据该保安介绍,他曾看到一些开发商来视察,并与工厂领导洽谈这块土地的出租、出售事宜。
记者联系济南市规划局,规划局明确表示,原济南试验机厂内的土地是2003年以前划拨的,在外地企业重组济南试验机厂时,该土地变更为出让用地,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目前该块土地没有新的规划,也未接到任何单位办理该块土地规划审批的申请,该块土地性质仍为工业用地。
遗址基本上无人照管。
民众及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参与文物保护
“听说万人坑遗址的纪念碑没有了,就过来看看。”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济南老头”栾有昌,他和家人每年都会来这里祭奠抗日烈士,他说,要牢记历史,保护好古迹。
“可惜,‘万人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毁了,那时候还没有保护意识,如果把遗址碑、纪念碑都搬走,谁还知道日本侵略者在这里犯下的罪行?”时锦集团一名员工说。虽然“万人坑”遗址被毁了,但世人必须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只要纪念碑在,这段历史就不会被忘记。
记者了解到,“万人坑”遗址的纪念碑、纪念馆的设立以及遗址的日常维护,均为原济南试验机厂的企业行为,并未有政府参与。
据济南市有关部门介绍,济南市委、市政府曾给这个“万人坑”遗址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标志,但并未对遗址的维护进行太多参与。
对此,有专家指出,抗战历史文物的保护需要系统整理、统筹规划,更重要的是需要社会各界对这类文物的重视,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刘桂峰认为,这样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虽然不是文物,但依然具有重要的纪念价值,它们所纪念的惨痛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他说,这类遗迹的保护应该由政府部门参与,政府应该不断发掘和补充这类历史遗迹,这些遗迹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比书本上的更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