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其实有很多“资源”。五千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痕迹,他们将历史故事融入到每一处遗址中,但经过漫长岁月,这些历史遗迹被海水和沙土掩埋,深埋在地下,等待着人类的发现和探索。由于政府对历史的重视,召集了全国各地对文物感兴趣的人,帮助他们进行培训,对每一处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很多文物出土后,由于长期封闭,暴露在空气中就会风化,很多文物无法完全保存下来。这时候,就到了文物修复大师们出手的时候了。
新疆发现小河古墓,发掘过程中专家挖出25件毛织坎肩,这些衣服是3500年前古代居民的服饰,它们被深埋地下3000年,早已因地下湿气和微生物的作用而腐烂褪色,完全黏在土层上。这些坎肩是古人生活的重要证据,也可以用来了解古人的纺织技术,这些坎肩的历史价值是一般文物无法替代的。为了不让这段重要的历史被荒废,新疆所申请修复文物,并成功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修复难度很大,这些文物受损严重,首先需要消毒,清理衣物上的昆虫或者虫卵。很多角落里都有干枯的虫体,仪器无法去除,修复人员需要借助放大镜,然后仔细寻找,用镊子挑出来。这些材质和我们现在的衣服不一样,洗完后不能直接晒干,需要放在阴凉处慢慢晾干,否则纤维会发生变化。
然后,他们在破损的马甲下面垫上一些材料,用品质差不多的针线缝好。整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因为纺织品的结构非常脆弱,稍有力量就会断裂。为了保证纺织品的完整性,专家需要非常小心。文物修复完成后,被放在恒温箱中保存,必须没有光线,必须绝对干燥。整个修复过程耗时一年,终于在今天修复了这25件毛织品,包括11件女式马甲和8件男式马甲。其余都是无法修复的残次品。
从这些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用来做衣服的材料非常少,所以他们就把羊毛聚拢成线,然后织成坎肩。而且据考证,当时的人会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在坎肩上做出不同的装饰,还会用植物来给衣服染色。这些复原品的款式非常精美,这些3500年前的服饰至今还保留着几分时尚气息。因为研究人员的辛勤努力,我们才得以看到这些古装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