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皇帝的安息之地,裕陵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它非常壮观,而且极尽铺张。以往帝王离世之后,他们墓穴里的随葬品数量通常非常庞大,而乾隆皇帝的陵寝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裕陵的建筑非常雄伟,中心那个开阔的广场显得格外宏伟,整个陵园面积很大。沿着南北方向,陵园里依次摆放着石碑亭等建筑。裕陵的建造融合了古代建筑的传统,同时加入了很多新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的建筑特色和宏伟气势。裕陵的地宫中安葬着乾隆皇帝本人,还有他的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墓穴里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些珍贵的随葬品彰显出极度的富贵。
裕陵的修建持续了九个年头,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总花费达到了一百七十多万两白银。工程开始时,正值大清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乾隆皇帝亲自号召全国技艺最精湛的匠人来参与规划和建造,所用材料都是第一流的珍品。如此巨大的开销,也彰显了乾隆皇帝执政时国家的强大实力。乾隆承袭了父亲雍正和祖父康熙的皇位,他掌权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开拓疆域,引领国家达到鼎盛时期。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吉利的君主之一,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晚年还获得了三年的太上皇尊荣,他谦逊地自称“十全老人”,借此彰显自己一生的丰功伟绩。
乾隆皇帝执政期间,朝廷财政宽裕,社会安定,国家经济达到顶峰,也为修建陵寝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乾隆的陵墓非常奢华,仅从神道两侧的石像数量就比康熙的陵园要多,神道上的桥梁也十分精巧,形状宛如一条玉带,在历代帝王陵墓中堪称独一无二,没有其他陵墓能比得上。乾隆的陵寝采用各地优质材料建造,不似先前帝王的陵墓那样拆用明代建筑构件,所用建材皆为上等选材。比如陵寝的碑亭,顶部铺设黄色琉璃瓦,四周台基十分坚固,亭内立有两座石碑,碑身雕刻工艺精湛。东面的碑刻满文,西面的碑刻汉字,彰显出鲜明的民族融合特色,既彰显富贵,又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圆明园中,除了乾隆皇帝的陵墓,还有他许多嫔妃的安息之地,这些安息之地坐落在圆明园的西边,最初的修建开销就已经非常巨大,但乾隆并不觉得满足,在他特别喜爱的纯惠皇贵妃离世之后,他决定对嫔妃们的陵墓进行大规模的重新建造,添置了东边和西边的殿宇以及方形城台和明楼等设施,并且对陵墓的布局进行了调整,最初重新修建这些陵墓共花费了十三万两银子。园寝之中,有多位声名显赫的妃子长眠于此,其中包括辉发那拉皇后、纯惠皇贵妃以及容妃等人,园寝总共安葬了三十六位嫔妃,这些宏伟的建筑和陵寝,既展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记录了清朝鼎盛阶段的奢靡与昌盛。
这座陵园规模宏大,里面不仅有雄伟的建筑和富丽的装饰,更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乾隆皇帝的陵寝中曾存放着四件稀世珍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那枚玉印。这枚玉印是皇权的象征,自从秦朝完成天下一统之后,"玺"这个字就专门代表君主的印章,而臣子们使用的印章则称为"印"。乾隆御用的玉印数量高达一千八百件,居所有帝王之首,这些玉印既是乾隆执政期间功业的标志,也是他历史伟业的记录,蕴含着一个时代的荣耀与建树。